本网讯(通讯员 杨星星/文 高苗苗/图)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进一步推动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7月1日学工部聚焦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主题,通过专家辅导、分享交流等形式,开展了2025年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党委书记钟毓宁、校长陈志祥、副校长周得力出席本次培训,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学工部、团委全体人员及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参加培训。

钟毓宁在开班致辞中强调,辅导员队伍建设对于学校高质量发展极端重要,学校将进一步拓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不断激发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活力。他对辅导员队伍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讲政治,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教育引导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二是要讲学习,要深刻把握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变”与“不变”,坚守“基本盘”,下足“笨功夫”,深入打磨基础业务能力。三是要讲品行,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四是要讲奉献,要把对学生的爱和教育转化为具体行动,要关心关注学生的小事,在小事中升华大爱,在奉献中体现职业价值。


培训会上,针对辅导员们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和学习提升需求,学工部聘请了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的两位主持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熊程和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武浩敏,围绕工作室建设开展专题辅导。两位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建设经验与前沿理念,从顶层设计、特色定位、团队培育、品牌赋能等核心维度展开分享,既有对研究型大学工作室“学科+思政”融合路径的剖析,也有对职业院校工作室“产教融合育工匠” 模式的解读。

周得力为全体辅导员作职业生涯规划培训。他围绕“角色定位、能力提升、发展路径”三个方面,通过解读学校相关政策措施,深入分析了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制度,搭建多元发展平台,希望全体辅导员明确目标、做好规划、把握机会,持续提升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实现个人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双赢。






各学院工作室主持人结合专家报告、工作室建设情况和学院学生工作实际进行交流发言,逐一分享了在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特色做法和工作成效,并展望了工作室建设的下一步规划。

陈志祥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工作,并对各工作室的汇报进行点评,同时,针对辅导员队伍建设从“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三个方面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高维审视,深刻把握辅导员队伍的战略意义。辅导员队伍是与教学、科研、管理队伍同等重要的高校“第四支队伍”,是贯通学校育人理念与学生发展的关键纽带。二是要高标定位,打造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卓越标杆。辅导员要通过持续学习、持续阅读、持续实践,练就“硬核内功”、升级“服务能级”。三是高效保障,筑牢辅导员事业发展的坚实后盾。学校将持续完善制度保障、强化资源供给、增强人文关怀,让辅导员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昂扬的斗志投入到育人工作中。
辅导员们纷纷表示,此次专题培训兼具宏观视野与实操路径,既解答了专业困惑,更激发了职业热情,后续将对标先进、学以致用,不断增强职业认可、提升育人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以积极作为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高苗苗